关于云南省2019年地方财政决算的报告
——2020年7月28日在云南省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
云南省财政厅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我向省人大常委会本次会议报告经财政部审核批复的我省2019年地方财政决算和省级财政决算情况。
一、全省和省级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2019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财税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认真落实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各项决议要求,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统筹资金保障重点支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支持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财政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全省财政决算及省级财政决算情况总体较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
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73.6亿元,增长4.0%,完成年初预算的99%,税收占比继续保持在70%以上,与向省人代会报告的执行数相比增加300万元。全省收入总计7538.4亿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70.1亿元,增长11.4%,完成年初预算的106.1%,与向省人代会报告的执行数相比无变化。重点支出保障有力,教育和农林水支出均突破千亿元大关。省财政共计补助各地3421.9亿元,增长9%。全省支出共计7297.1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241.3亿元。
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5.8亿元,增长3.8%,完成年初预算的98.9%,与向省人代会报告的执行数相比增加282万元。省级收入总计5418.3亿元。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53.3亿元,增长13.8%,完成年初预算的101.6%,与向省人代会报告的执行数相比减少259万元。省级支出共计5320.9亿元。收支相抵,年终结转97.4亿元。
省级年初预算安排预备费20亿元,动用3.4亿元,主要用于抗旱、地震等减灾救灾和非洲猪瘟、登革热等疫病防控。剩余16.6亿元统筹用于支持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支出和基层“三保”等。2019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相抵结余27.4亿元,全部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019年,按照权责发生制核算有关要求,省级财政年终结余资金21.5亿元列入当年支出。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按照过“紧日子”要求,从严控制和压缩“三公”经费,2019年,省级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财政拨款支出合计34036万元,下降14.2%。其中:公务接待费4217万元,下降33.7%;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23969万元,下降12.4%;因公出国(境)经费5850万元,下降2%。
2019年,全省共发行地方政府债券1488.5亿元,其中:新增债券905.9亿元(不含外债19.1亿元),再融资债券356.4亿元,置换债券226.2亿元。地方政府债务还本额746.5亿元,其中:一般债务还本额402.8亿元,专项债务还本额343.7亿元。年末全省地方政府债务余额8108亿元,严格控制在国务院核定我省的政府债务限额9341.1亿元内。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
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590.6亿元,增长23.6%,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11.5%,与向省人代会报告的执行数相比减少287万元。全省收入总计2662.7亿元。全省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829.6亿元,增长44.3%,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08.8%,与向省人代会报告的执行数相比减少310万元。全省支出共计2332.2亿元。收支相抵后结余330.5亿元。
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94.2亿元,下降18.6%,完成年初预算数的90.3%,与向省人代会报告的执行数相比减少284万元。省级收入总计1006.4亿元。省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36亿元,增长62.9%,完成年初预算数的95.3%,与向省人代会报告的执行数相比无变化。省级支出合计944.1亿元。收支相抵后结余62.3亿元,与向省人代会报告的执行数相比增加27.1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
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25.5亿元,下降50.5%,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57.8%,与向省人代会报告的执行数相比无变化。全省收入总计28.2亿元。全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9.7亿元,下降73.4%,完成年初预算数的98.7%,与向省人代会报告的执行数相比仅尾数变化。全省支出共计23.5亿元。收支相抵后结余4.7亿元,与向省人代会报告的执行数相比增加0.6亿元。
省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6.9亿元,下降61%,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31.7%,与向省人代会报告的执行数相比无变化。省本级收入总计17.8亿元。省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7亿元,下降81.3%,完成年初预算数的67.9%,与向省人代会报告的执行数相比无变化。省本级支出共计14.7亿元。收支相抵后结余3.1亿元,与向省人代会报告的执行数相比无变化。
(四)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
全省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746.1亿元,增长8.7%,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07.1%,与向省人代会报告的执行数相比增加807万元。全省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436.8亿元,增长13.3%,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03.8%,与向省人代会报告的执行数相比仅尾数变化。收支相抵,本年收支结余309.3亿元,加上以前年度结余2075.7亿元,年末滚存结余2385亿元。
省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433.9亿元(含调剂金收入),增长48.6%,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31.9%,与向省人代会报告的执行数相比无变化。省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298.6亿元(含调剂金支出),增长41%,完成年初预算数的112.7%,与向省人代会报告的执行数相比无变化。收支相抵,本年结余135.3亿元,加上以前年度结余616.8亿元,年末滚存结余752.1亿元。
二、加力提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服务保障全省高质量发展
(一)全面贯彻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一是将落实大规模减税降费作为2019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头等大事抓实抓细。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深化增值税改革、降低社会保险费率各项减税降费政策深入实施,进一步清理规范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实现省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清零。二是充分发挥减税降费在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市场预期等方面重要作用。2019年,全省累计为企业和个人减税360.4亿元,其中,减少地方税收188.8亿元;累计为企业和个人减少社保缴费97.9亿元,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三是多渠道弥补减收确保减税降费政策落实。2019年,全省各级各部门一律按照不低于5%比例压减一般性支出,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保障基本民生和重点领域;省级部门按照10%的比例统一压缩公用经费,全部用于脱贫攻坚。全省合计从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公共预算资金288.6亿元,增长13%,依法依规适度增加省属国有企业上缴利润12.7亿元。
(二)坚决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一是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深度贫困地区支持打好脱贫攻坚战。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脱贫攻坚达1222亿元,增长28.6%,支持全省累计实现95%的贫困人口脱贫、95%的贫困村出列、90%的贫困县摘帽。二是聚焦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坚决打好防范重大风险攻坚战。开好前门,争取新增债务限额925亿元,增长36%。严堵后门,超额完成全年化债目标任务。三是聚焦九大高原湖泊治理保护和流域生态补偿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节能环保支出205.2亿元,增长20.8%。统筹安排72.5亿元,支持以“五个坚持”、“四个彻底转变”革命性举措推进九大高原湖泊治理,实施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修复奖励政策。持续支持最美丽省份建设,“美丽”正成为云南靓丽的标签。
(三)着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运行。一是全面落实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2条措施。安排预算内投资35亿元支持“补短板、增动力”、“四个一百”和工业转型升级“三个一百”重点项目建设。二是支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巩固深化“三去一降一补”成果,继续推动化解过剩产能和“僵尸企业”出清,支持完成钢铁、煤炭等重点行业去产能目标。三是支持创新型云南建设。安排科技专项经费19.5亿元,同比增长20.6%。四是支持缓解企业困难。统筹安排普惠金融发展、风险贷款补偿金等23.3亿元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省级部门及所属机构清欠企业账款偿还率达70.7%,超额完成全年清欠目标任务。五是支持重点产业加快发展。筹措安排53.9亿元支持八大重点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围绕全力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安排23.6亿元。六是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筹措安排10亿元,支持区块链技术推广应用和重点边境地区、偏远行政村4G网络覆盖项目建设。
(四)持续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一是支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筹措安排中央和省级资金72.6亿元,支持211万亩高标准农田等建设。及时安排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支持生猪稳产保供。二是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安排13.5亿元支持人居环境治理和农村“厕所革命”。安排25.5亿元支持 21个特色小镇创建。三是更加注重提升基层财政保障能力。加上省本级列支用于各地的交通建设、水利建设等,省对下补助3614.3亿元,增长15%,帮助基层缓解收支矛盾。全年兑现各地税收增收留用奖补资金39.8亿元,累计兑现88.8亿元,充分发挥对财源培植的激励引导作用。四是强化“三保”责任落实。坚持“三保”在财政预算编制和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对“三保”预算执行实施重点关注、动态监控,坚决兜住“三保”底线。
(五)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力保障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需求,筹措安排中央和省级“五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05.5亿元,增幅达35.5%,有效发挥稳增长、促投资的政策效应。一是发挥预算内基建投资关键作用。筹措安排中央和省级预算内基建投资334亿元,加快补齐全省基础设施短板,夯实全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基础。二是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筹措安排中央和省级综合交通建设资金632.5亿元,增长43.5%,全力推进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建设,支持铁路、“四好农村路”、航空网等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三是着力补齐水利建设短板。用好水利工程项目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的同时,筹措安排省级水利建设资金39亿元,支持滇中引水工程、大中型水库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河(湖)长制加速推进。此外,注入省水利水电投资公司资本金20亿元。
(六)稳步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一是将保就业放在保障民生首位。筹集安排53.2亿元支持人才素质提升和就业创业工作开展,扶持创业8.5万人,带动吸纳就业22.7万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1.2万人。二是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中央补助和全省各级财政安排教育支出1069.9亿元,保障了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发展。三是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筹措安排城乡困难群众生活补助、农村危房改造补助、保障性安居工程等资金268.3亿元,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筹措企业职工、城乡居民、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补助244亿元,实现企业职工养老金15连涨。推进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四是支持“健康云南”建设。筹措安排303.4亿元,足额保障医疗卫生服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医疗救助等各项补助资金。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30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财政补助标准增加到69元。五是加大基本住房保障力度。筹措安排159.8亿元,支持完成45.7万户危房改造、10万套棚户区改造,发放4.5万户住房租赁补贴。六是推动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安排6.9亿元支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文化惠民工程、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等各项资金。七是有效保障“平安云南”建设。八是支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筹措安排47.1亿元支持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兴边富民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九是支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统筹安排12.7亿元支持促出口、稳外贸、稳外资。研究支持云南自贸区发展一揽子财税政策。支持参加第二届国际进口博览会,保障2019年商洽会、第6届南博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和《财富》全球可持续论坛举办。
(七)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一是进一步理顺省与各地财政关系。全面落实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后调整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推进方案,继续将金融保险行业外的全部增值税留给各地。出台云南省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医疗卫生领域省以下共同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实施方案。建立省以下增值税留抵退税分担机制。二是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一般公共预算比例。建立公共服务保障地区标准备案办法。出台《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推动全省加快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推进预算单位差旅电子凭证网上报销改革试点,深化政府财务综合报告编制工作。加快建设全省统一的政府会计核算系统。三是着力推进税制改革。落实修改完善后的增值税制度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调整耕地占用税适用税额,并适当降低平均税负。配合研究建立稳定、可持续的地方税体系。四是积极推动国资国企改革。认真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配置功能,增强省属重点国有企业竞争力,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
(八)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一是进一步做好预算执行工作。及时批复年初预算,加快债券资金、转移支付预算下达,多措并举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严格控制预算追加,近年来省本级首次实现执行中未追加预算。进一步压减和节省财政支出,坚决防止年底“突击花钱”。二是强化财政管理基础工作。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建设列入财政部第一批试点名单,推动形成全省统一的预算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体系。三是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赴16个州、市服务人大代表并汇报财政工作,听取并积极采纳代表意见建议。办理省人大代表建议151件,办复率、按时办结率均为100%。四是严格落实审计监督发现问题整改。严格按时限要求整改落实审计监督发现问题,并举一反三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五是公共财政透明度不断提高。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面和及时率均达100%。省级11个部门14项支持市场主体的财政资金全部实现网上公开办理。
三、强化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不断提高财政预算管理水平
2019年决算情况总体较好,同时,对照省人大常委会有关决议和审计提出建议,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预算编制不够精准、支出预算绩效不高、基层财政困难、债务风险化解防控任务艰巨等,我们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努力提高预算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一)确保全年预算收支平衡。坚决贯彻更加积极有为的积极财政政策,巩固和拓展减税降费成效,继续保持一定的财政支出强度。强化财政收入征收管理,不断提高财政收入真实性。严肃财经纪律,严禁违规出借财政资金。加强财政资金资源统筹,对各类结余、沉淀资金应收尽收。把政府过“紧日子”作为财政工作长期坚持的方针,贯穿到财政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坚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继续压减“三公”经费,严控会议差旅、咨询培训、论坛展会等经费,严把各项支出关口。
(二)全面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推动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加强对预算绩效目标和自评报告的审核,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省级部门预算安排、省对下转移支付和新增政府债券资金分配的重要参考因素。完善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和改进管理挂钩机制,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要问责,低效多压减,有效多安排。加快结余结转等资金下达,多措并举加快支出进度。充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纳入全省综合考评“指挥棒”作用,督促帮助各州、市强化预算绩效管理。
(三)持续推进部门预算管理改革。深入推进零基预算改革,坚持以预算绩效为导向、以必要需求为基础、以项目库管理为载体,建立财政资金“能进能出”的预算编审机制。在赋予部门更大管理权限的同时,强化部门在预算编制、执行和管理,以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中的主体责任。有效控制和压缩预算代编规模,提高预算编制的精准度。加强部门项目库建设,推动解决预算申报不实、项目与支出政策不匹配、专项转移支付实际分配下达和年初预算差异大等问题。将行政事业单位所办企业全部纳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范围,加强全口径预算管理。
(四)持续增强基层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大财力下沉力度,通过特殊转移支付、抗疫特别国债多渠道安排资金,弥补基层财政“三保”财力缺口。将资金直达到基层、细化到项目,支持基层财政平稳健康运行。进一步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占比,增强基层财政资金使用自主性。建立健全专项转移支付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将不符合条件的专项转移支付及时清理退出。
(五)更加主动作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在当前应对疫情的复杂形势下,始终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更加注重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工作。完善债务风险常态化预警和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风险。严禁搞虚假化债,绝不为解决短期问题而留下后遗症。强化违法违规举债责任追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六)自觉接受人大审查监督。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的要求,主动服务人大代表依法履职,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认真落实省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决议,及时报告工作落实和预算执行情况。坚持解决具体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同步推进,及时整改审计发现问题并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积极配合省人大常委会推进预算联网监督,按时按量整改并反馈预算联网监督系统发现问题。
今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省财政部门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各项工作安排,强化疫情资金保障,落实落细减轻患者救治费用负担、提高疫情防控人员待遇、保障疫情防控物资供应、对冲企业受疫情影响等一系列财税政策,坚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推动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全力支持疫情防控防治和“六稳”、“六保”工作。一是积极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二是特事特办提前预拨经费全力保运转。三是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四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决策部署。五是确保中央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六是加快新增债券发行使用。
1—6月,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91.6亿元,同比减收67.8亿元,下降6.4%,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05.2亿元,下降4.1%;非税收入完成286.4亿元,下降11.6%。尽管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税收收入持续负增长,但随着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截至6月底,全省收入和税收降幅环比分别收窄了3.7和7个百分点。1—6月,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645.1亿元,同比减支205.6亿元,下降5.3%。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出现负增长,但仍完成年初预算的52.3%,实现了时间过半、支出进度过半。
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落实全国和省两会精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严格执行省人代会批准的预算,更加积极有为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力支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在“稳”和“保”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发挥好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一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毫不松懈地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应保尽保、全力保障疫情防控资金需求。有效传递中央积极信号,稳定和提振市场信心。加快发行使用专项债券,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对冲企业经营困难。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对冲基层“三保”压力。加强预算平衡,对冲疫情减收影响。二是加强重点领域资金保障,确保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继续支持打好三大攻坚战,集中财力全力支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筹资金支持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三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确保财政收支平稳运行。应对受疫情冲击前所未有的严峻收支形势,落实落细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政府节约的开支,全部优先保障“六稳”、“六保”等重点支出,让每一分钱花到最需要的地方;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全面实施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加强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坚决削减低效无效资金,让每一分钱花出最好效果。四是建立健全资金直达基层直达民生机制。强化对直达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的实时监控,确保抗疫特别国债、特殊转移支付资金“一竿子插到底”,全部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五是开好前门、堵住后门。积极发挥专项债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管好用好抗疫特别国债资金,切实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不因应对疫情、财政困难、解决短期问题发生新的债务风险。
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精准高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做好各项财政工作的“纲”和“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工作部署,主动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认真落实本次会议审议意见,将各项政策措施抓实抓细抓到位,扎实做好财政管理各项工作,支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