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这为新时代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目前,云南正在全面深入实施《云南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三年行动(2023—2025年)》,加快推进农业与文化和旅游融合取得新成效。云南是茶的故乡,独特的地理、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叠加影响,让云南茶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多样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时代气息。着力发挥云南茶的文化价值、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有助于加快推动云南的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着力发挥云南茶的文化价值,为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提供内在驱动力。云南茶产业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呈现鲜明的和谐、融合、多元等文化特征,是云南旅游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其中,和谐是云南茶文化的灵魂,推动了生态的发展和平衡、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要素包括5片古茶林、9个传统村落、3片分隔防护林。这是公元10世纪以来,布朗族、傣族等世居民族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探索出“林下茶”种植技术,历经千年保护与发展,形成的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独特文化景观。云南民族众多,各个民族的起源不同、发展条件不同,产生了多元的民族茶文化,成为云南各民族社会生产生活最直接的反映。而不同民族茶文化的碰撞融合,又推动了茶文化的演变。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是历史上内地和边疆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于云南而言,茶的输出改变了流域内各民族的生活,证明了各民族之间的依存关系,这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之美,为游客提供了舒展身心的精神栖息地。
着力发挥云南茶的生态价值,为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提供绿色文化引力。以茶为载体,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传递关于保护什么、如何保护的正确科普知识,有助于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云南丰富的茶树资源既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产物,又反过来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类型的丰富和品质的提升,成为云南自然生态系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茶树是一种森林植物,一定海拔、雨量充沛、云雾多、漫射光较强、昼夜温差大的山区,都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和茶叶中有机物的合成富集,云南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恰恰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条件。特别是广阔的澜沧江流域,跨越几个气候带,峰谷连绵、森林茂密、空气湿度大、生态环境平衡,孕育出了古茶树、古茶树群落、古茶园、现代茶园和内涵物质丰富、口感独特的云南茶,富集成为独具竞争力的绿色生产力,这是云南独有的自然恩赐。这种独特的绿色生产力,集中蕴含了茶树资源的科学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等,为超越传统生产力向以绿色生产力为牵引的新质生产力跃升提供了重要引力。2023年,我省颁布实施的《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为古茶树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法律保障。2023年9月17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成为我国第57项世界遗产,进一步增强了绿色文化生产力的重大魅力。此外,通过科技赋能,建设完善古茶树资源管理应用平台,实现数字化管理,完善溯源体系,开发资源调查和在线登记功能,对古茶树资源分布、数量、生长状况、经营权、产量、环境因子等基础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和管理,为古茶树管护提供科学依据,增强了茶旅、茶研、茶感的魅力。
着力发挥云南茶的经济价值,不断提升文化和旅游强省建设的民生温度。茶旅融合既是民生产业又是幸福产业,能让群众生活更加美好。茶旅的融合发展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才、技术和资金向云南茶产业流动,能把消费与体验相连,为云茶品牌增加含金量,进一步实现茶产业的提质增效。近年来,云南立足于产业转型、消费升级、高质量发展战略,围绕自身茶资源,突出茶山、茶园、茶叶主体,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探索传统茶文化、茶产品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加大茶旅产品及服务供给,延伸产业链,集基地、加工、体验、休闲、观光、购物、文化于一体的茶小镇、茶主题公园、茶庄园逐渐发展起来,茶文化深度体验旅游目的地打造已见成效。茶旅融合已经承担起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使命,正在成为广大茶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边疆地区强村富民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