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独龙江峡谷到首都北京,3000多公里的空间距离,隔不断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牵挂。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2019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实现整族脱贫梦想的独龙江乡乡亲们回信,希望乡亲们再接再厉、奋发图强,同心协力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努力创造独龙族更加美好的明天!
全面小康路上,独龙江乡一步跨千年,美丽蝶变;乡村振兴新征程中,独龙江乡昂扬向前,一路高歌。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给独龙江乡乡亲们回信的4年来,独龙族实现了整族大变迁、大跨越、大发展,森林覆盖率高达95%,85%以上的家庭拥有了机动车,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034元,户均存款超过5万元,成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守边固疆、和美乡村的样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李雪涛自豪地说。
道路通达百业兴
春天的独龙江峡谷,山水碧绿,草木葳蕤。
美丽的独龙江乡
独龙江乡政府所在地孔当村,一座彩虹桥横卧独龙江上。桥体与青山、碧水、村落相互映衬,桥上绘制的象征独龙族吉祥物的彩虹图案美轮美奂,将独龙族文化与生态环境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这是独龙江桥梁文化的代表作,已成为外地游客进入独龙江景区后的必看景点。”贡山县委常委、独龙江乡党委书记和文宝说,过去,独龙族群众出行难中,最难的是过江难,去县城难。独龙江畔,相隔几公里才有一座溜索桥、人马驿桥、汽车吊桥,两岸独龙族群众隔江可听音见人,但过江见面要走一天。
今天,独龙江乡以交通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有永久性水泥大桥21座、人马汽车吊桥34座。巍峨的高黎贡山山门洞开,去县城的公路常年通畅,雨雪无阻。村组道路硬化率达100%,组组有硬化路,户户连水泥路。
2022年5月11日,独龙江乡35千伏联网工程正式投产运行,独龙江乡连接国家大电网,结束了8年独立电网的历史。7月22日,中国移动贡山分公司在独龙江乡建设的7个5G基站正式投入使用,实现光纤网络、5G信号全覆盖,“互联网+教育”、“互联网远程就医”全面实施,上学难、看病难成为历史。
“独龙江的草果、羊肚菌、灵芝等农产品品质好,但过去受交通和网络条件制约,一直无法规模化发展。现在道路通达、网络入组,独龙江不再遥远。一个电话就可以通过电商送货。”独龙江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李新华说。
群山挡不住,天堑变通途。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独龙江乡马不停蹄走在增收致富的大道上。独龙江两岸,一座座“草果溜索”、“草果桥”向密林延伸,产业路连接田地与集市;电商入户,城市与乡村零距离接触。乡里还建起了农副产品特色庄园,农副产品实现就近就地加工,种植户再也不用为销售发愁了。
增产增收数据的嬗变,真实反映了四年来独龙江乡的历史性巨变。
——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逐年增长。2019年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7637元,2022年底达16034元。
——存款年年递增。90%以上的独龙族群众家庭有存款,户均存款超过5万元。2019年,贡山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独龙江信用社存款余额2213万元,2022年底存款余额达4238万元。
——机动车辆存量快速上升。92%以上家庭拥有机动车,2019年全乡共有机动车924辆,2022年底全乡共有机动车1064辆。
——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始终保持在100%。
“这四年,是独龙江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四年,是独龙族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最强的四年。”和文宝说。
产业兴旺日子甜
巴坡村党总支书记木京龙带领村民平整草果生产路,维护“草果溜索”,为来年丰收作准备。
“生产路和‘草果溜索’是草果生产运输的生命线,得时时维护好。”木京龙说,经过几年努力,巴坡村草果种植面积达2.4万亩,人均草果收入超过5000元。
去年,乡里支持村里发展草果提质增效项目,木京龙带领村民在草果地间种水冬瓜,让广袤山林成为取之不尽的“绿色银行”。
趁着雨季,孔当村村民肖成东忙着移栽草果苗,扩大种植面积。他是独龙江乡最早种植草果的群众之一。从最初的一两亩试种,到现在的50多亩,10多年来,随着草果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收益也一年比一年多。2022年,肖成东家仅草果种植收入就达5万多元,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草果红日子甜。目前,独龙江乡草果种植面积达8.3万亩。2022年,草果产量2000余吨,产值1500多万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独龙江乡依托生态资源优势,草果、重楼、独龙牛、独龙蜂等绿色产业多点开花,走出了一条“不砍树、不烧山”也能增收致富的路子。2022年,独龙江乡推广仿野生灵芝种植50亩,收益成品1.58吨,产值44.2万元,162户农户分红26.5万元。2023年,种植仿野生灵芝172.5亩、重楼465亩,养殖存栏4万多羽独龙鸡、1391头独龙牛、11250箱独龙中蜂。
依靠草果种植,肖成东买了车,装修了新房,生活一年一个样。“党的政策好,我们独龙族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肖成东说。
乡村秀丽踏歌行
清扫道路,给庭院花草浇水,整理内务,拍照发到村里“每日一晒”微信群,再去草果地干活,这是巴坡村独龙族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状态。
2022年,独龙江乡党委、政府着眼于全域旅游和长远发展,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进行村边、路边、河边环境整治。发动群众,以江边的鹅卵石、山里的水冬瓜树为主材,按照村寨地形地貌、各家庭院样式,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庭院”,让一个个美丽庭院扮靓美丽乡村,打造诗画般的乡村生活。
春暖花开时节,走进迪政当村,一江碧水蜿蜒绕村,河岸上,桃李芬芳。鹅卵石砌成的小路和围墙,木花盆和竹栏杆围绕的庭院、菜园干净美观,与远处的雪山、近处的林海构成一幅令人心旷神怡的画卷。
“过去庭院破旧、杂物乱堆。现在卫生道修好了,有了新庭院、新菜园,村子里里外外都变美了。”迪政当村村民龙建新说。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今天,游客进入独龙江乡的任何一个村庄,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村庄环境卫生改善了、家家户户的庭院变得更美了……
今年初,迪政当村一个名为“克劳洛乡愁部落”的民族旅游特色村拔地而起。仿原生态的28幢木楞房与远处的雪山、碧绿的江水交相辉映。每逢节假日,都有上百名外地游客纷至沓来,带动了迪政当村和周边村寨旅游业发展。
今年开始,龙元村村民龙松英经营农家乐的生意逐渐好转,月收入5000元左右,加上小超市收入,一家人的小日子更加红红火火。
目前,独龙江乡已成功创建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建成了游客换乘中心,有1家四星级酒店、18家商务酒店、25家旅游客栈,乡村旅游后劲十足。
“站在高黎贡山,我遥望北京城,党的光辉照边疆,道路越走越宽广……”在春风送暖、桃李芬芳时节,又一批游客来到“克劳洛乡愁部落”踏青,独龙族妇女们唱起感恩歌,久久回响在雪山、绿水和密林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