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图鉴

景东县入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生态价值持续彰显 保护发展质量更高

来源:云南日报          2023-03-21 11:36:27 【字体:

近年来,景东彝族自治县走绿色路、打生态牌、做绿色发展文章,通过坚守生态保护底线,创新绿色发展体制机制,探索生态成果转化路径,走出了一条从“靠山吃山”到“爱山护山”再到“育山富民”的生态发展之路。去年底,景东县成功入选全国第六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景东亚热带植物园

坚守:植物园建成“两山”保护展示窗口

生态保护需持之以恒,生态建设更需久久为功。景东亚热带植物园建设从无到有,历经十年磨砺,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建设领域迈上更高水平。

从景东县城驱车20多分钟来到坐落于青山绿水间的景东亚热带植物园,门口一块大石上由著名植物学家吴征镒院士题写的“景东亚热带植物园”几个大字十分醒目。进入园区,抬头便是五彩缤纷的花园,沿着栈道穿行其间,木兰、地涌金莲、虞美人等花草绘出一幅水彩花田,植物的奇妙跃然眼前。

“一期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文旅功能设施,以及兰园、珍稀植物园、山茶园3个专类园建设。”景东亚热带植物园管理局副局长自春会介绍,景东亚热带植物园由吴征镒院士亲自规划设计,项目于2012年完成选址并启动前期工作,2016年完成详规,规划建设总面积1.3万亩,规划总投资6.1亿元。依托哀牢山和无量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量珍贵生物资源,景东县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联合建设景东亚热带植物园,对中国亚热带特色植物类群进行保护展示和研究利用。

然而,由于项目申报不匹配、建设资金无来源等困难,仅靠景东县地方财力,资金缺口大,植物园建设长期未有实质性进展。期间,景东县从未放弃植物园建设项目,想方设法寻找项目和资金,并支持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进驻的4名科研人员开展物种收集工作,几年下来,先后收集保存亚热带植物5000种以上,为植物园建设奠定基础。

“景东亚热带植物园的建设可谓十年磨一剑,成为景东坚守践行‘两山论’的生动写照。”自春会介绍,直到2021年10月,通过积极申报,项目获得1.76亿元的建设专债资金得以重启,并快速推进。目前,兰园已初具规模,收集保存兰科植物250余种4000多株(丛);山茶园已收集保存哀牢红等茶花400余株;珍稀植物园已收集保存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极小种群和特有珍稀植物50余种600余株。这3个专类园全部为依托原始森林建设的露天野外花园,未来还将建设20个植物专类园及科普展示区。

景东亚热带植物园于今年春节期间试开园,试运行10余日,接待游客2万余人。目前,植物园正在进行一期建设项目收尾工作,预计将于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正式开园。植物园集物种保存、科学研究、科普教育、生态旅游为一体,将打造成为景东县绿色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核桃油生产线破碎车间

升级:绿色产业推动生态成果转化

景东县加快培育绿色产业集群,依托绿色加工和科技力量推动产业升级,畅通多元化的生态价值实现路径,实现保护与发展相得益彰。

核桃产业曾被景东老百姓誉为“绿色银行”,全县核桃种植面积达60多万亩,共有135个村委会4万户村民种植核桃获得收入。从传统的卖核桃原料,到如今景东县已经发展出核桃乳、核桃油、核桃零食等附加值更高的产业形态,2022年,全县核桃干果产量2.4万吨,生产核桃乳4000多吨、核桃油700多吨,核桃产业综合产值近5亿元。

位于景东县工业园区的景东景兴食品有限公司里,全新引进的核桃油加工生产线实现从核桃原料到包装成品一条龙生产,核桃干果经过破碎车间、压榨车间、精炼车间、包装车间,产出高品质核桃油,作为“景东核桃”地理标志产品,进入电商平台,销往上海等一线城市。

“公司设计产能为年产1500吨核桃油,未来达产后,每年能收购6000吨核桃干果,将占全县核桃干果的四分之一。”景东景兴食品有限公司厂长白春喜介绍,公司于去年9月开始生产,去年核桃采收季共生产了200吨核桃油,未来,公司将加大市场开拓能力,进一步提高产能。

将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景东县还依托浙江大学帮扶力量,加大科技应用,积极培育更多绿色产业项目。

景东生态优越,野生菌资源丰富,县域内的重要可食野生菌保有量估计在500种以上,发展野生菌菇人工驯化种植大有可为。通过成立景东野生菌资源研发中心和野生菌驯化研究实验室,培育出生态灵芝、小香菌等产业,打造“野生菌驯化—生态栽培—原料深加工—品牌销售”全产业链,实现产值3000余万元。通过推广带动,农民人均可增收上万元,综合产值十分可观。

在景东县锦屏镇山冲村的灵芝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大棚内2万余个菌包整齐摆放,工作人员正在搭建立体化种植设施,灵芝菌包直接放入种植槽,实现立体无土栽培。“通过科技攻关,浙江大学陈再鸣教授带领团队鉴定景东多种野生灵芝菌株种质资源,成功驯化培育了‘景芝1号’优良灵芝品种,让灵芝走出深山,实现产业化发展。”浙江大学援滇干部、山冲村驻村第一书记戴伟顺说,未来将通过以基地为核心、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参与,推广灵芝林下种植模式,采收灵芝嫩芽,制作灵芝超细粉,进一步发挥灵芝产业联农带农作用。

多措并举加快成果转化,景东大力探索“绿色+”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景东茶叶、核桃、蚕桑、蓝莓、蔬菜、肉牛等高原特色产业,大力推动绿色工业、全域旅游发展,地区生产总值2022年实现122.3亿元,县域经济排名逐年上升。

蝶变:小山村打造生态经济样本

说起景东县锦屏镇黄草岭村,驻村第一书记董连强说了两句话:“这里是全县唯一一个农民不种粮食的高寒山区村;这里全村百分之百的村民家里都有小轿车和面包车。”高寒山区村种粮食产量低,经济效益差,然而不种粮食靠什么增收呢?

过去的黄草岭村因地势较高,无法种植稻谷等粮食作物,主要种植苦荞等经济价值较低的农作物,没有稳定收入来源,是一个典型的山区贫困村。由于地处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绿水青山就是村里最大的资源和特色,靠山吃山,黄草岭村通过发展生态经济,实现了“户户有产业、四季有收入”的绿色蝶变。

春暖花开,黄草岭村山花烂漫,桃花梨花竞相开放。“3月来到村里,既能赏花观景,还能品尝刺苞菜等野菜,这过去是野菜,现在是村民的一项增收产业了。”董连强带着记者来到半山坡上连片的刺苞菜种植基地,虽然坡度较陡,但除草修枝、种植管理一点不得马虎,枝头已冒出嫩芽。

“这一季刺苞菜价格能达到40多元每公斤,随着村里种植面积增加,每年都有外省的客户开着冷链物流运输车上门收购,多的时候一天就能卖出500公斤。”种植户陈国王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告诉记者,家里主要种植花椒、樱桃、刺苞菜、梨果,一年下来收入将近20万元。

如今,黄草岭村种植花椒、草果、樱桃等多种经济林果面积已达3500亩,年产值超过1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7013元提升至2022年的18400元,全村农户户均存款10余万元。发展生态经济让过去的“穷乡村”变成了如今的“花果山”。

景东县积极推广“黄草岭”生态经济模式,自然保护区周边的大街镇昆岗村、龙街乡垭口村、文井镇清凉村等20余个村共同发展生态经济,带动3000多户农户增收致富。


创新机制擦亮生态底色

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机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推行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货币化。2015年景东县在全国率先开展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工作(TEEB项目),算清“绿水青山”的家底和潜在经济价值,消除干部群众的疑虑困惑,坚定保护优先的信心和决心;成为全国首个授牌的“中国TEEB项目示范县”,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誉为“一个中国县城环保样本”。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考核机制。2014年在全国率先出台《景东彝族自治县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激励办法》,积极推行GEP和GDP“双核算、双运行、双提升”的考评机制,在云南省内率先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把生态文明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任免、职务调整和奖惩晋级的参考,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显著增强。

构建生态环境监管体系。颁布实施《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环境保护条例》、《云南省景东彝族自治县无量山哀牢山保护管理条例》;成立云南省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巡回检察室;成立云南省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诉讼服务中心;制定严格的“禁渔令”和“禁猎令”。

科学制定绿色发展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235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的27.74%;编制各项绿色产业发展规划,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树立了“风向标”。


生态环境保护成果显著

景东彝族自治县坐拥哀牢山和无量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天然绿色宝库”和“天然物种基因库”、更被形象地称作“人类望向自然的眼睛”。

近年来,景东县陆续发现磺盘松萝、哀牢山树花等新物种和2个漾濞槭的新种群,县域内的全球极度濒危物种西黑冠长臂猿由2010年的87群500余只稳步增长至104群600余只,先后荣获“中国黑冠长臂猿之乡”、“中国灰叶猴之乡”、“中国天然氧吧”、“国家级生态站”等称号,入选全国“最美县域”榜单。

近年来,景东生态空间治理不断向深绿迈进,稳固推进碧水保卫战,全县河湖水质常年保持在Ⅱ至Ⅲ类,水质达标率100%;扎实推进蓝天保卫战,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99%以上;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推进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

如今,全县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70.51%上升至2021年的77.27%。景东县生态质量得到稳步提升,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持续保持在80以上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      分享到:
 相关文档:
中国政府网
微信 微博 2024德国欧洲杯开赛时间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
云南省人民政府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 政协云南省委员会 | 云南省监察委员会 |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 | 云南省检察院
网站地图  |  网站声明  |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运行维护:云南网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12345
公众号 微博
云南省人民政府 无障碍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5000002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5300000033    滇公网安备 53010202000476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