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西南林业大学、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省商务研究院共同协办的第二届云南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昆明举行。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及我省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省重点培育新型智库单位、州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等百余名专家学者齐聚,共同为我省“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把脉开方”。
加快融入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如何融入“双循环”格局,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内循环是以全国为主的经济大循环,不是地方保护的省内循环和市内循环,外循环也不能‘关起门来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教授冯俏彬解读了“双循环”的深刻含义。她认为,云南要融入“双循环”格局,要先盘点自己手中的要素,清楚要素条件,找准比较优势,把手中的“王牌”好好组合起来,才能打出一手好牌,而自然生态条件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就是云南的“王牌”。
“底子不弱,支撑很多,道路虽远,前景广阔。”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王宜国用几句话对云南优势产业进行判断。他认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将为我省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和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提供重大窗口期,我省绿色制造和数字经济迎来了绝佳的突破性发展期。
王宜国表示,云南要依托绿色能源资源优势,做好“绿色文章”,使云南的“绿色制造”为全国乃至全球“制造绿色”,绿色制造很可能成为我省未来产业新竞争力的最大提升点和增长极;要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百业”的作用,以绿色铝硅及精深加工、生物医药、先进储能设备制造、数据中心及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等产业为突破,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建立产业竞争新优势。
2019年,能源产业跃升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成为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能,云南实现由发电、送电大省向发电、用电大省转变。在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文娴看来,当前云南能源产业还存在资源优势转化不够充分、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能源安全供应和保障能力仍需提升等短板。“十四五”时期,随着省委、省政府持续推进深化“绿色能源牌”内涵、延伸能源产业链、提升能源附加值等相关决策部署,能源产业将从资源开发型转向综合利用、全面高质量发展阶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省要进一步完善能源体制机制,完善丰富能源上下游产业布局,延伸能源产业链,加大能源科技创新,培育壮大省内企业规模,稳步推进国际能源合作。能投集团将继续聚焦绿色能源、现代物流、数字经济三大主业,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助力全省绿色能源产业做强做大。”刘文娴说。
“好的食材,首先是种植出来的。”谈起打造“绿色食品牌”,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陈云原深有感触。他认为,既要加强对种植端的管理,重视土地、水、空气等的循环利用和保护,推动特色优势产品健康生产,也要提升深加工能力和精准化营销,更重要的是要培育航母型农业企业,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急切需要一个航母型企业来引领带动。
抢抓机遇 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贸易进出口总额年均两位数增长、双向投资质量齐升、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区域合作路子越走越宽……“十三五”期间,云南开放型经济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十四五”时期,云南如何进一步将区位优势、平台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李向阳深入阐述了“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以及机制化对于“一带一路”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性,并建议云南要找准在全国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省社科院副院长陈利君认为,在高质量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云南要深挖独特的区位优势,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把云南建设成为“双循环”的战略支点,而创新是推动“双循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特别是在疫情冲击全球经济与世界格局变动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是云南走出危机、赢得主动的关键。要加快基础设施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产业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加快建设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省商务厅副厅长李翌从扩消费、促流通、稳外贸角度提出建议:要加快建设与国内市场联动、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衔接的“云南市场”,打造内外循环的消费节点;以跨境、边贸、旅游等应用场景集聚新经济企业,加快数字技术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推动云南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数字商务战略枢纽;用足、用活云南自贸试验区政策,探索新型贸易、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打造产品互通的“硬通道”和服务输出“软通道”;以物流枢纽体系建设为牵引,构筑内联外通的物流通道,继续大力发展冷链运输、智慧物流等现代物流新业态。
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骏认为,云南要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打造更加开放的创新服务平台,形成更加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形成吸引企业家、资本、人才、技术以及各种要素的平台和高地,催生出更多龙头企业和上市企业。
深挖优势 打造康养产业新高地
作为我省重点打造的“三张牌”之一,健康生活目的地打造紧紧围绕资源优势,构建优质高效的康养服务体系,品牌产品工程、企业培育工程效果明显,产值和规模逐渐扩大,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不断涌现,对外影响力和吸引力与日俱增。今年,健康服务业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重点打造的5个万亿级支柱产业之一,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
华侨城集团入滇4年来全力助推云南全域旅游建设,已在12个州(市)落地旅游景区、康养旅居、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等77个项目。华侨城(云南)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葛宝荣表示,虽然今年传统旅游行业遭遇危机,但是危中有机,疫情倒逼行业转型升级,各级政府也在加码布局大健康产业,大健康产业迎来上升期,房地产行业加速分化,改善型、高品质需求凸显,第二居所概念崛起,康养产业布局更为明晰,康养产业将成为产业投资和落地经营的新风口。
西南林业大学校长郭辉军认为,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要厘清政策和发展模式、梳理资源环境优势,努力实现“让云南人健康起来,让想健康的人到云南来”的目标。
对于康养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省卫生健康委健康产业处处长吴永寿认为,要全力构建优质高效医疗服务体系,为产业发展夯实根基,加快推进与区域医疗中心相关的康养产业项目落地,促进医疗健康与养生、旅游、互联网等深度融合,丰富康养服务内涵,打造康养产业品牌,加强国际、省际资源整合、优化,扩大交流与合作,促进人才、技术、资金、资源、智力的流通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