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大关县木杆镇拥有了一个难得的晴天。
在村民的带领下,徒步半个多小时翻过泥泞的山坡,我们到达了采访目的地。这是一片青翠色的竹林,阳光透过竹叶斑驳地洒在地上,清风拂过,竹林发出了沙沙声响,伴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年近八旬的罗绍洪穿着一双布满磨痕的水鞋,背上挂了个用编织袋做成的双肩包,穿梭于竹林中,不时抓着竹子仔细打量。竹林抚育,是他每天上山必做的事。
罗绍洪在做竹林抚育工作
罗绍洪是大关县木杆镇细沙村铜厂沟的村民,十多年间,他一共种植了80多亩筇竹,竹子带他走出了贫困的处境,也让更多大关人走上了一条脱贫发展之路。
大关县有竹林成林面积29.88万亩,其中筇竹20.83万亩,占全球筇竹总面积的50%以上。
通过不断优化发展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当地以筇竹为依托,3.16万人稳定脱贫,14.8万余人受益。
2019年9月,大关县被列为云南省“一县一业”特色县。
把好地方脉 找准产业发展希望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是产业振兴,产业振兴的第一步是产业定位及规划,而其具体体现之一便是做好“一县一业”。
2018年以来,云南省副省长任军号多次深入大关县调研。他提出,要根据大关实际,发展茶叶、蔬菜种植等地方特色产业,进一步找准产业培育的方向、思路和办法,千方百计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竞争优势,做好大关县的“竹文章”。
大关县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立足当地县情,究竟打造什么样的产业才能实现精准脱贫,带动当地发展?这是摆在大关人面前的一道难题。
每个硬币都有两面,特殊的地理环境,致使大关相对落后,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环流与南下的干燥气流,在这里交汇,也带来了竹类最喜欢的阴雨湿雾的气候。
大关具有独特的竹资源,全县共有竹类植物10属28种3变种,是西南地区竹类植物富集区之一。
其中最珍稀的莫过于筇竹,被列入1999年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筇竹分布在金沙江流域的狭长地带,昭通大关是主产区。
但对当地的人来说,筇竹是人们眼中 “烧火都不管用”的废柴,长期处于野生状态,无人管理。
筇竹除了是珍稀竹类外,是否还有更多价值?人工筇竹是否可以栽培种植成功?然而长期以来,有关筇竹生物学、生态学、退化竹林恢复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却是空白。
西南林业大学教授董文渊教授破解了这一难题,他在当地深耕20多年,探索总结出筇竹天然林改造与人工林培育成组配套关键技术。
“筇竹集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于一身,是个宝贝。”大关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谢泽轩说,筇竹竹笋脆嫩、细腻,食品纤维丰富,而竹条支撑性能好,适宜做拐杖及工艺品,更重要的是,其生态价值极高,“筇竹的固水保土能力很强,它拥有强大的鞭根系统,竹根上会源源不断地长出竹鞭,到了第二年,笋子就会从竹鞭上长出来,形成网状紧紧地抓牢土壤,还能有效地增加土壤肥力。”
大关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谢泽轩介绍当地筇竹产业
谢泽轩介绍,发展筇竹产业,符合当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017年,大关县委、县政府将筇竹确定为“一县一品”支柱产业。通过原有筇竹提质增效和新发展种植筇竹两种方式推动发展,发展以筇竹为主,花斑竹、方竹为辅,其它竹种为补充的“一县一品”筇竹产业。
目前全县筇竹面积达到了20.83万亩,并先后对4.5万多亩筇竹进行了中低产林改造。
筇竹只是大关县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18年来,大关县加紧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产业扶贫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截至目前,大关县新增竹、茶、药、果、蔬、天麻、花椒生产基地29.2万亩,提质改造19.1万亩,全县种植业产业基地规模达到89万亩。巩固发展家庭养猪农场和规模养殖场268个,新增中蜂养殖1.6万群……
通过大关人民的不懈努力,2019年12月,大关县综合贫困发生率为1.44%,达到贫困县退出条件,全面实现了脱贫目标。
大关人民坚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能让大关走出一条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关的未来才能更有希望。
当地人稳定增收的“绿色银行”
检验当地产业发展的好与坏,最有话语权的还是当地群众。
木杆镇是大关县筇竹分布的核心区,占大关县的40%以上,当地也是筇竹种植基地。
冬日清晨,木杆镇甘顶村田间一派繁忙,这里是大关的筇竹苗培育基地之一,村民们正在认真地挑选合格的竹苗。分装好后的竹苗将被运往各个种植基地,罗绍洪种植的竹苗也是来自这里。
木杆镇甘顶村竹苗基地
十多年前,罗绍洪在他家门前种下第一片筇竹林,他也是当地最早一批种植筇竹的群众。“因为是个风口,我最初是想用来挡风。”罗绍洪指着家门前的竹林,对记者说起了种竹往事。
以前家中有10亩耕地,种些玉米、洋芋等农作物,“种的不够一家人吃,后来一亩地能有200元收入,就靠种地养活一大家人。”
孩子读书时,每周回家他都会害怕,“一个星期要5块钱,凑不出来,到处找人借,还要带点粮食和菜去学校,也凑不出来,就做点酱让娃娃带着去就饭。”
2004年,在董文渊的指导下,罗绍洪退耕还林了两亩地,全部种上了筇竹。后来,他又在荒山上种植了80亩的筇竹。在他的精心管护下,这些筇竹早已成林。
种植筇竹回报率很高,过了前4年的抚育期,往后的每一年,只要坚持科学管理,竹农靠卖笋、卖竹材就能一直保持收入。
今年,罗绍洪靠卖笋和竹材挣了1万多元,等到竹林进入到丰产期,他的收入将会翻倍增长。“只要竹子在,就能捡(挣)到钱。”
每一支生长的竹子都意味着财富,罗绍洪心里踏实了很多,他终于有了积蓄。
看罗绍洪种植筇竹有了收益,周边近300户村民都种上了筇竹。
记者注意到,无论是石缝中,还是菜地,或是山间斜坡,都种上了或大或小的筇竹。
自决战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大关县充分发挥竹类资源禀赋优势,坚持脱贫攻坚与保护利用,提出“把山当田耕、把竹当菜种”的理念,如今木杆镇几乎处处可见筇竹。
大关竹山
种植的竹子多了,周围的荒山绿了起来,当地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而罗绍洪也增添了新烦恼——曾经绝迹了几十年的野猪又逐渐多了起来,“过去大砍大伐已经看不见野猪了,现在它们又来了,还爱吃我的竹宝贝。”
野猪的出现从另一方面佐证了环境的变好,而环境好则意味着筇竹的品质更好。
2019年,筇竹产区农村劳动力在出笋季节人均采笋收入达到8000元左右,筇竹笋销售收入占到大多数农户经济收入的80%以上,筇竹成了他们稳增收的“绿色银行”。
筇竹大关前景无限
育竹、种竹,不过是最基础的农业生产环节,想要真正带动当地发展,还需让筇竹得到更好的利用,实现其真正价值。
2018年,《大关县“一县一品”筇竹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论证。《规划》涵盖竹类资源培育、笋材产品加工、现代科技示范园区、筇竹文化建设与竹林旅游休闲康养等内容。
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其中的无限商机。
“2015年,我就去重庆、成都考察过,不少竹笋加工厂的原料都来自于大关,我就知道家乡的竹产业是有希望的,是淘汰不了的。”石国宽是土生土长的木杆镇人,外出打工十年后选择返乡创业。
今年6月,他设在向阳村的加工厂正式开工,主要加工竹笋休闲食品以及半成品加工。
筇竹笋加工
精深加工领域在大关县一直处于空白。石国宽计算过,成品和半成品,是附加值翻倍的区别,“以后肯定主要做精深加工,才能做大做强当地竹笋加工业。”
短短4个月时间,石国宽购买的400多吨原材料已经全部消耗完。明年春笋季,他计划收购今年5倍的原材料,把产业做得更大。
和石国宽一样,欧贤芹也看到了家乡竹子的价值,但走的是另一个方向,她在14公里外的银吉村办起了竹工艺加工厂。
筇竹枝条细长秀美,竹节美观,是制作家具、手杖、工艺品的最佳原材料。欧贤芹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带着13名当地群众一起做筇竹工艺品加工。
从无到有,他们开发出毛笔、笔架、拐杖、火折子等15种产品,“其实我们还想做竹家具,如果附加上手艺人的艺术雕刻,那么身价一定要更高。”如今欧贤芹有更大的野心,未来筇竹不仅仅是工艺品,还能成为收藏品。
目前,大关县正在规划5万吨规模的精深加工基地,也大力兴建筇竹工艺加工厂,努力推动竹产业向市场化、专业化、集约化、高端化、品牌化发展。
曾经“烧火都不管用”的废柴,摇身变成了竹农的竹宝贝,筇竹已悄然融入了这片土地,成为当地人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记者连惠玲 李芹/文 段芃 陈永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