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云南是红军长征时期的途经点和抗日战争时期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的驻地,还拥有云南陆军讲武堂、寻甸县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抗战胜利纪念堂等红色资源,这不仅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云南地区的革命历史和斗争精神,也体现了这片土地上的红色传统和文化底蕴。以红色文化赋能云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云南文旅产业的文化使命,也是其蓬勃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红色文化赋能云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独特优势。首先,云南民族资源极其丰厚,有利于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同民族特色相结合。红色文化资源既能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独立自强的优秀文化特质,也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其次,云南省委高度重视云南特色旅游业的开发。云南省委书记王宁提出了共建共享“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指明了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导向。再次,云南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新时代以来,云南省的高速公路里程不断增长、路畅人和,路与自然和谐统一,同时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白鹤滩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建设陆续完工,全省电力装机突破1.3亿千瓦,新能源利用率高、应用范围广。目前,云南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的通道更加畅通,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人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显著提升。这些都为红色文化赋能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以红色文化赋能云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发挥好革命文物在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推进以红色文化赋能云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明确云南红色文化旅游的定位和目标,要牢牢把握以下路径:第一,明确定位和目标,推动红色文化旅游多元发展。一方面,要坚持用红色进行革命教育、文化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认真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围绕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事件、重大节点,研究确定一批重要标识地,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彰显时代特色,使之符合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大学校”的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旅游的文化产业功能,做到兼顾教育性、服务性、综合性、娱乐及观赏性等多种属性。同时,要积极与当地优势产业相结合,如迪庆红军长征博物馆,应将中华各民族优秀文化特色与中国革命特色、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形成以点到面、从线到片的发展蓝图,同时加强不同红色文化景区之间的联动性,强化区域间的红色文化资源交流。第二,依托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红色文化旅游扎实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在文旅产业中至关重要。如昭通市威信县,虽然坐落着著名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扎西会议旧址,但长期以来却因其交通不发达,无法充分发挥其文化产业功能。数据显示,自2021年都香高速全面贯通以来,威信县每年的游客招揽量大幅上升,形成“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投入维护扎西会议旧址经费上涨——威信县人民精神和物质文明都有所提高”的良性循环。因此,基础设施的完善应当做到根据各地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程度而推进,做到查缺补漏、补齐短板。第三,坚持与时俱进,推动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发展。新时代以来,以数字赋能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这对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一方面,红色文化旅游的推广,应当适应于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数字赋能手段。以新兴的数字化手段取代传统媒体和线下宣传方式,做到数字化宣传与推广。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红色旅游景区的宣传推广,发布景区介绍、历史故事、活动预告等内容,增添景区的曝光度;另一方面,红色文化旅游资源的运营和内容展示应当适应于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数字赋能产品。如开发景区导览App,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游客的行为和偏好,优化景区管理和服务,制定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做到满足消费者消费意愿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让人们在精神层面上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概而言之,云南省拥有众多红色文化旅游资源,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正逢新时代,抓住新机遇,乘风而上利用好这个发展的势头,努力实现对云南红色文化旅游的转型和开发,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