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 回眸‘十三五’ 奋进彩云南”系列新闻发布会·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专题发布会

来源:云南省网上新闻发布厅   2020-12-01 10:00:00   【字体:

发布会现场

12月1日上午,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海埂会堂玉兰厅举行云南省“ 回眸‘十三五’ 奋进彩云南”系列新闻发布会•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专题发布会,发布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外新闻处副处长宗霞主持新闻发布会

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外新闻处副处长 宗霞: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为充分展示云南省“十三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坚定全省干部群众乘势而上的信心决心,顺利开启我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今天我们继续召开云南省“回眸‘十三五’奋进彩云南”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专题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发展改革委、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水利厅、省林业和草原局有关负责同志向大家介绍“十三五”以来,我省深度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创建工作所取得的各项成绩。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发布人,他们是: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周民欣先生;

云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云南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高嵩先生;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卫斌先生;

云南省自然资源厅总规划师吴先勇先生。

应邀参加今天发布会的有中央驻滇、香港驻滇、云南省及昆明市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欢迎大家!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有两项议程,下面我们依次进行:

首先,请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周民欣先生发布新闻。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周民欣发布新闻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周民欣: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对云南提出了“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要求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为云南突出优势特色、推进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省委、省政府团结全省各族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十三五”时期,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取得了新的前所未有的成就,是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五个历史性突破之一,其成就可主要概括为:完善一个体系、优化一个空间、筑牢一方屏障,生态环境持续优良、绿色发展更加深入,最美丽省份建设全面开启。

一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完善。从单一制度出台转向制度体系构建,完成改革事项118项,完成率为100%。生态补偿、河(湖)长制、农田水利改革、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生物多样性保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一批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突破性、标志性的制度相继建立。严格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全省综合考评和县(市、区)委书记工作实绩量化考核。全省生态文明建设首部综合性、统领性、倡导性、促进性的地方法规《云南省创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促进条例》于今年7月正式施行。

二是国土空间不断优化。贯彻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科学合理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基本构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增加到39个,2015-2019年争取中央财政下达我省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279.1亿元,年均递增19.74%。强化“一张蓝图”管控,构建全省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实现“多规合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1.8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9%。编制完成了“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空间格局。

三是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坚持共抓大保护,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生态安全体系。持续开展“森林云南”建设,全省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实现“双增长”,2019年,全省森林面积3.59亿亩,森林覆盖率62.4%,森林蓄积量20.2亿立方米,均居全国前列。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持续加大,颁布实施全国首个法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在全国率先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立法、率先发布生物物种名录,典型生态系统和重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受保护率达88%。

四是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全力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和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等“8个标志性战役”。今年,截至目前,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6%,空气质量指标连续3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六大水系出境跨界断面水质全部稳定达标,保持Ⅲ类以上水质;九大高原湖泊劣V类水体数量由2015年的4个减少为1个,洱海水质稳定向好,滇池水质为30年来最好水平;全省33条黑臭水体整治工程初见成效,省会昆明市已全面消除黑臭水体。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

五是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鲜明。坚持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绿色”已成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鲜明底色。世界一流“三张牌”彰显特色优势,绿色能源成为第一大支柱产业,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42%,居全国首位。以绿色能源为驱动的绿色铝、绿色硅等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壮大。2019年,第三产业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52.6%,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历史性突破。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普洱市推行GEP与GDP双核算、双考核,探索走出了一条为经济绿色增长注入新活力的创新之路。

六是最美丽省份建设全面开启。通过涵养生态美、创建环境美、提升城市美、塑造乡村美、展现山水美,形成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的合力。以干净、宜居、特色、智慧为重点开展“美丽县城”建设,命名了20个“美丽县城”,授牌了21个“云南省特色小镇”,加大了传统村落民居、民族特色村寨和历史文化名街、名村、名镇、名城保护力度。开展沿路、沿河湖、沿集镇绿化,建设完成昆明至丽江、昆明至西双版纳、昆明主城区至长水国际机场三条美丽公路。以昆明市为试点逐步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有信心、有基础、有底气,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扣努力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中国最美丽省份的战略定位,坚持绿色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快最美丽省份建设,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省各族干部群众的努力下,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将不断向纵深推进,云南的绿色发展底色一定会一天比一天鲜明,生态环境一定会一天比一天优良,共同谱写出美丽中国建设云南篇章。

谢谢大家!

     |      分享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