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五大看点

来源:新华社
发布日期:2016-08-26 16:14

8月上旬,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号角后的第一个科技创新规划。《规划》有五大看点。

一是大科技。规划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从培育充满活力的创新主体、系统布局高水平创新基地、打造高端引领的创新增长极、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网络、建立现代创新治理结构、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等六个方面,提出建设高效协同国家创新体系的要求。规划提出12项指标,包括科技进步贡献率从55.3%提高到60%,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5.6%提高到20%等。

二是高起点。规划作了六项总体部署。前两项要求围绕构筑国家先发优势,加强兼顾当前和长远的重大战略布局;围绕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培育重要战略创新力量。在深入实施重大专项的基础上,面向2030年部署了15个科技创新重大科技项目;围绕现代农业等十大领域构建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围绕生态环保等五大领域构建支撑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体系;围绕深空、深海、深地、深蓝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的技术体系。

三是全链条。规划彰显时代特点,强调支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把重大科技项目、国家实验室、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作为重点任务。从上游的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到中游的技术创新,再到下游的技术推广和产业化,进行全链条设计。

四是新空间。规划提出拓展创新发展的新空间,强调打造区域创新发展高地和促进区域创新协调发展。首先北京、上海要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其次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高新区创新发展;再次建设带动性强的创新型省、市和区域创新中心;最后是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点。

五是宽格局。规划要求,全方位融入和布局全球创新网络,深入参与全球创新治理。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与改革开放密切相关,走出去和引进来,对丰富创新生态起了重要作用。未来,中国将营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吸引海外资源,探索试行技术移民;更多参与国际规则制定,在全球科技共同体中发挥应有作用。(来源: 新华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Baidu
map